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用爱呵护朵朵‘向日葵’”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 2016-11-16 浏览次数: 16

          115,暖暖的阳光普照大地,也照亮了邳州市邢楼镇的“向日葵”读书点。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准备了一个星期,为邢楼镇“向日葵”读书基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书籍、学习用具的募捐。总共募集到书籍254本、幼儿画报129本、笔记本126本、衣物20件、画笔和画纸等文具各10套,体育用具四个,玩具若干。

          此次党日活动精心筹划了一个月,前期与“向日葵”读书基地创办人郁雪群老师进行了详细沟通,最终确定这次的活动方案。郁雪群老师自2000年从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主动调往邢楼镇范墩小学、大固小学、东庄小学等偏远农村小学任教,获得徐州市师德模范彭城好人感动徐州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在同事眼中,她是“拼命三娘”;在家长眼中,她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在学生眼中,她是和蔼可亲的“天使”。自从“向日葵”读书点创建以来,现在已经遍布整个邢楼镇。有的建在已经逐渐边缘化的乡村小学,有的建在村民的家中,有的企业赞助捐赠场地。在很多好心人的关心爱护下,“向日葵”读书基地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家都积极踊跃来读书基地学习和阅读,为每一位有需要的留守儿童带来阳光和温暖。

         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一共参观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读书点,第一个是坚守岗位二十年的马校长和学校仅有的六名中老年教师一起创建了蒲旺小学读书点,竭诚尽力为仅有的不足一百名的“弱势”村童擎起了一盏盏照亮希望的阅读之灯。第二个是范墩村小学读书点,恰巧在这志愿服务的老师正在指导留守儿童学习和阅读,随后,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曹万俊代表党员进行介绍,与纯真活泼可爱的小向日葵们一起互动。第三个是北邢楼村王素民老师家的向日葵读书点。北邢楼村是邢楼镇最边远的村落,离镇街道30里路,与山东临沂兰陵接壤,因为王老师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盖的房子闲置,王老师二话不说主动把房子拿出来装修作为孩子们的读书点。王老师就在这样的角落,担起了全村孩子的校外阅读教育工作,老迈之躯,赤子之心,让在场的所有学生党员为之动容。第四个是南邢楼村读书点,这里也是较为偏僻的村落,有12位留守儿童定期参与阅读活动,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志愿服务学生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当日下午,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员在大固村“向日葵”读书基地,与30多名留守儿童举行“我和乡村孩子有个约会”互动活动。现场郁雪群老师代表读书基地与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签订志愿服务基地协议书。随后在欢歌笑语声中,学生党员与留守儿童分别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一起做游戏和户外运动。最后,学生党员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贴在留言板上,在基地留下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此次党日活动给每一位党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深深地触动。留守儿童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真的就像向日葵一样,打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纯粹的笑容,目光里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踏出了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应留的实地践行足迹,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同时也给向日葵大家族增添了秋日的暖光和大爱的力量!相信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志同道合,携手共同前行!建工学院学生党支部会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意识,为留守儿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